走进华为
学习华为管理经验

华为村一群“文官”上战场

华为考察

摘要    成立半年多以来,内源“工具村”交付的平台和小工具已经让无线终端芯片、无线网络芯片质量部、SPO等多个产品线受益,获得大批用户点赞。

“原本3小时才能提取的问题单,现在只要5分钟,工具组社区真是出乎我的意料!”2012实验室配置管理部部长苏伟开心地说。他指的工具组社区其实是个兴趣小组,被组员亲切地称为“工具村”。成立半年多以来,交付的平台和小工具已经让无线终端芯片、无线网络芯片质量部、SPO等多个产品线受益,获得大批用户点赞。

这远远超出了“村长”刘珍珍的预期:“当时组建‘工具村’,是目睹研发同事每月为度量统计手工提取数据、核验数据的繁琐,没想到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奥妙在哪?就是内部开源。“工具村”一开始就选择了在iSource内源平台上开放所有的源代码,吸引用户参与其中。如今,核心成员有9人,代码量已经超过10000行。195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没有这些工具前,很多同事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例行工作。就拿问题单数据统计分析来说,每天都要进行缺陷跟踪系统登录、数据拷贝、手工筛选、按规则计算统计等,最后通过图表及邮件等形式发布。一整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4~5个小时,一旦疏忽,只能返工。长此以往,何谈对工作的改进呢?能不能有小工具替代手工处理?

开发小工具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大家都没有代码研发背景,脚本及工具开发的能力更是为零。正当刘珍珍一筹莫展时,苏伟一句话醍醐灌顶:“能否采取内源社区俱乐部的形式,开放源码吸引用户,招募志趣相投的人呢?”刘珍珍立马行动起来,查找资料组建内源社区,学习运作机制,申请专属网址。

“代码全部开放,可以自由发挥,还可以找茬,挺好玩。”郭海阔主动承担起社区的维护建设工作:策划讨论话题、社区结构调整,滚动广播招募、组建交流群。招募打响了第一枪,可他没料到,帖子发出短短几天,就有十几个人报名。“既能锻炼小工具开发能力,又能帮大家提升工作效率,一举两得,值!”同在2012实验室配置管理部的陈磊看到招募帖,内心的火花被点燃了:“一直想学习小工具和脚本开发,但是平时工作忙,自己就松懈了,希望能通过实践锻炼一下。”

基于热爱和兴趣,来自2012实验室配置管理部、海思无线终端芯片质量部、Balong解决方案测试部等部门的26位同事也一拍即合,成为“工具村”的“村民”。

一群“文官”上战场

成员有了,可大家没有项目研发背景,简直是一群“文官”上战场。为补齐能力,刘珍珍组织了“每周趣味一题”PK,选取趣味编程题目,让“村民”们用自己擅长的语言完成作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遇到问题或好的思路互相切磋。通过练兵,相互检验代码。

当然,练兵练得怎样,要实战来检验。大家围绕质量部反馈的手工提取问题单每天耗时长这个痛点,展开第一次“亮剑行动”——开发一键式工具。这次,挑起大梁的是“村民”张兵。

“多日的积累终于可以牛刀小试了!”他有点兴奋。经过分析,他很快发现,自动抓取缺陷跟踪平台网页上的数据是这个工具的核心。然而,工具是运行在用户端的本地office工具,分析处理都是基于提取到本地的数据进行的,如果不能实时抓取网页数据,工具的分析结果就有很大误差。每天下班后,他就上网搜索案例,参考其他工具,学习网页抓取数据的实现方法。经过一周的反复调试,竟然实现了office工具和缺陷跟踪平台的融合,即工具无需访问平台网页,就能一键式实时提取数据。

10天后,同步问题单自动统计工具交付到用户手中。“太棒了!以往每天花3个小时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5分钟,又快又准确,可解决大问题了。”海思无线网络芯片质量与运营部何媛激动地说。很快,这个工具就在2012实验室质量部得到推广,大家都切切实实感受到效率的提升。

 

“搭讪”大牛取真经

2015年6月,又一道难题摆在了面前:海思BOM(物料清单)编码审核准确率手工统计低效耗时,万一出错,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核算损失。看着做准确率确认的同事一脸愁容,一个大胆的想法从刘珍珍头脑中蹦出来:可不可以打造一个自动化度量平台?

在她的召集下,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问题很复杂,这么大的平台我们来做,感觉很难”,唯一一位对代码开发较熟悉的“村民”潘彦博说:“数据源的提取接口和数据处理算法都是不小的挑战。”而且大家几乎都没有接触过C#语言,“真是干着急没咒念啊”,刘珍珍坦言自己“压力山大”。为帮助“村民”上手,她邀请对BOM统计平台开发有经验的李强给大家分享思路。接下来,潘彦博率先完成界面DEMO设计,每天加班给成员讲解代码,和大家一起疯狂学习。

芯片的BOM准确率计算逻辑复杂,通过代码实现可能性低,而使用数据库进行过程存储,无疑会使运算效率更高。所以,数据库的设计成为了整个BOM度量平台数据处理的核心,关系到整个平台的运算效率及架构稳定性。然而,恰恰是这个关键部分最难“啃”:ERP的源数据表结构复杂,字段繁多,数据量巨大,如何准确、高效地提取,是绕不过去的坎。

“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村民”张洋笑道,“但我还是想试试”。接下来的半个月,每天下班后,她就泡在网上查阅资料。为了弄懂数据库的架构设计,她一改往日的腼腆,不放过任何与大牛“搭讪”的机会。当聊天时得知无线终端芯片同事张丘水对数据库设计非常熟悉后,特别找到他,请教调整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断调试修改,最终一口一口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2016年1月20日,“海思BOM&ITEM准确率度量平台”成功上线了!36个PDT的BOM准确率信息均可通过平台自动分析推送,数据的分析处理及邮件自动催发,使BOM准确率可以提前预警。运营以来,连续3个月BOM准确率100%,每月节省投入45人天。

 

“从婴孩到蹒跚学步,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村长”刘珍珍珍感慨地说,“现在工具组有VBA兴趣小组、Java兴趣小组、C#网页编程小组,定期开展培训交流,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讲师,但倾注了全部热情。”

 在这一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的精心培育下,相信“工具村”一定会越走越远,越做越好。未来的故事,我们一起见证。

参观华为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参观华为 » 华为村一群“文官”上战场

参观华为

学习华为的文化与管理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