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为
学习华为管理经验

华为是否须警惕绩效共同体?

qwase

毫无疑问,华为开始进入一个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同时受世人敬仰和关注的历史时期。其巨大的成就感和光环效应,很容易让人产生晕眩感,甚至是“舍我其谁”的错觉。

这种感觉很容易象引力波一样,在看不见的时空中形成涟漪甚至巨浪,以引力辐射的形式进行传播,其作用力之巨大,可以穿过任何物质。但其摧毁的不是其他,而是自己,以及企业。做个简单的观察不难发现,当一个企业成功之时其领导人热衷于社会活动之日,往往是这个企业走向式微的开始。这种情况在中国大量存在!

华为在这个当口,须预防看不见的引力波作用,特别须警惕内部绩效共同体的产生。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利益的保护,也包含集体和个人荣誉。

这其实是人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在没有太多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比如中国官场,就很容易形成政绩和利益的攻守同盟,甚至是腐败同盟。

这里面包含两层逻辑关系:

一是在聚光灯下,组织从上到下,自觉不自觉地会绩效共容。这很好理解,因为维护荣誉和利益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过去成功光环的影响下,下级也更容易对上级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在一些重大事情上,自然会弥合异见,达成一致,甚至对外统一口径,封锁不利团队的信息。

二、信息不对称,存在很大的操作腾挪空间。信息不对称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吸引组织成员共同找亮点,甚至做假。但一个谎言需要10个谎言才能覆盖,10个谎言又需要100个谎言来周圆。直到撑破的那一天。

这种情况在华为不是没有发生过。华为EMT曾于2014年9月在内部发过一个《关于对业务造假行为处理原则的决议》。这份决议特别指出了几种造假行为:

  • 伪造、变造、篡改印章或签名,签署虚假合同或其他文件; 
  • 签署阴阳合同(指同一次交易中,在客户界面和公司界面分别签订两份不同的合同); 
  • 伪造交付文档、提供与业务实质不相符的交付进度信息或交付文档、隐瞒业务真实信息等,虚假确认销售收入; 
  • 伪造或提供虚假业务单据(含文档)、做虚假的财务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不真实。

这几乎涵盖了销售业绩的所有关键环节!

当这种造假成为团队行为,甚至扩展到整体组织的时候,绩效共同体就自然形成。这里极其可怕的地方在于,大家认为这是组织的共同诉求,不会产生罪恶感,甚至会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使命感”。

目前,在一片叫好声中,咔嚓认为华为更需要头脑冷静,警惕以下几类“绩效共同体”的发生:

一是管理者被捧杀

 华为的成功是一个组织的成功!但从外部来说,自然承接这份荣誉的往往是管理者,即便你低调,社会也会把一堆的荣誉往你身上推。任正非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你给什么我都不为所动”,但这不代表华为的其他领导人也不乐意接受这些荣誉。半推半就之间,你就被戴上了几顶帽子,人大政协委员是最起码的,然后你就成了一个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这种捧杀化于无形,但绝对积毁销骨。

这个时候,为了组织的平衡,你也会为你的手下谋求一大摞好处,其乐融融。

二是业绩共振

任老板在年初市场工作大会上,提出华为消费BG要在五年内做到1000亿美元。这既是余承东的业绩目标,也是消费BG这个组织的共同追求。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但1000亿谈何容易啊!

业绩冲动有可能驱使消费BG上马更多类别的产品,手机、Watch、路由器、PC……,穿戴类、家居类、办公类……

对了!还有车载类,既然车载设备都做了,电源也做了,是不是干脆连车也顺便造了呢?下一步还会想到做什么?余承东会不会默认甚至纵容产品的无限扩大化呢?

三是攀比吃大户

华为已形成几个业务模块,各模块之间业绩千差万别,待遇自然苦乐不均。华为内部有这么个提法和排序:圣无线、大爷软、神终端、海屌丝。无线的业绩是最好的,终端这两年也上来了。

内部员工不自觉地会进行比较,要命的是,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自己业绩不好工作能力不强收入该低人一等,越是差距大越是心理不平衡。于是,在组织内部发牢骚讲怪话,而这又很容易得到共鸣,逐步形成一个互怜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一方面集体消极对抗组织;另一方面向“大户”发起挑战,要求利益共享。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参观华为 » 华为是否须警惕绩效共同体?

参观华为

学习华为的文化与管理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