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文件是电邮其他【2017】087号,标题为《要坚持真实,华为才能更充实》,全文内容如下:
第二个是电邮其他【2017】090号,标题为《我们要紧紧揪住优秀人物的贡献,紧紧盯住他的优点,学习他的榜样。这要成为一种文化,这就是哲学》,全文如下:
转发心声社区帖子:《寻找加西亚》
加西亚,你回来吧!孔令贤,我们期待你!2014年孔令贤被破格提拔3级后,你有了令人窒息的压力,带着诚意离开了华为。周公恐惧流言日,更何况我们不是周公。是公司错了,不是你的问题。回来吧,我们的英雄。
我们要形成一个英雄倍出的机制,英雄倍出的动力,英雄倍出的文化。要紧紧揪住英雄的贡献,盯住他的优点,而不是纠结英雄的缺点。回来吧,加西亚,是公司对不起你。
带伞的梁山广和回不来的加西亚
梁山广,因为坚持说真话,被晋升两级到16A。但担心他被报复和打击,专门还给他设了一个保护伞,“由邓泰华保护不受打击报复”。邓泰华是谁?无线产品线总裁。级别不低。
孙令贤,已移民新西兰,就职于CatalystIT,他知道此事后,特地在微博上作了回应:“加西亚已收到,没有谁对不住谁,华为是民族企业的骄傲,提起华为我依然自豪,希望以后还能有合作的机会。”
微博认证显示: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OpenStack社区开发部技术经理。这么普通的一个基层技术经理,华为为何还要惦记?第三方介绍是这样的:孔令贤,华为进入OpenStack社区第一人,OpenStack社区core member。在个人技术博客上发表专题博文150余篇,成功带领一支思想开放、融入开源社区并能够将开源和商业成果相结合的精兵团队,支撑华为成为OpenStack金牌会员,所带团队中有两名成员被评选为OpenStack core member。
技术了得!但在华为连升三级却为何辞职移民了呢?
孔令贤写于2015年10月7日的一篇文章《新西兰移民路(一)》里说:“在任何一个外人眼里,我应该是无比满足,继续努力奋斗才对。但我想,我才29岁,我经历的东西其实不足以支撑公司给我的级别和地位,……如果我就是以目前这个状态继续待在华为,我以后的路,无非就是‘混’而已,可能我能够混的很好,但我心里不踏实。”“他突然抛出一个工作机会,让我措手不及,看了JD,感觉自己能胜任,机会摆在面前了,姑且一试,顺道也评估一下自己的英文能力。”文章对其心路历程和华为的问题表述得很详细,参见后面的“延伸阅读”。
梁山广连升两级,但要生活在保护伞下,不仅如此,恐怕还多了一个看不见的玻璃罩,以后将无人靠近,无人敢碰。
孔令贤虽然对自己在华为的未来有些迷茫,但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在《再见,华为》里说“我走,正是因为自己的胆怯”),而非愤然出走。对华为来说,加西亚是找到了,但从此只能相忘于江湖。不过,令不费解的是,华为内部应该能联系上孔令贤,也能确认其回来的可能性,何必发一个文件隔空遥喊呢?
两个文件,一个令当事人尴尬;一个令华为尴尬。
再做一个猜想:梁山广在华为的生存环境已被破坏,被迫辞职的可能性很大;孔令贤在新西兰寂寞了受挫了,回来了可能性不是没有,但这个文件已彻底断了其回华为的后路。
有这个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经营地毯的阿拉伯商人,每天总要在店内四处巡视,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熨贴的地方。一天,他照例巡视店面,意外地看见自己地毯中央鼓起一块,就上前用脚将它弄平;可过了一会儿,别处又隆起一块,他再次去弄平;然而,总有新的地方隆起。一气之下,阿拉伯商人干脆掀开地毯,只见一条蛇溜了出来。
华为为什么也老熨不平了呢?
从两个文件的表述来看,华为地毯下藏了两条蛇:一条是假话套话横行,容不得真话;另一条是保护主义严重,容不下英雄。
有人说,这是大企业病,华为问题严重啊!
呵呵,只能说,你太不了解华为了,太不了解任正非了!
华为从1998年开始,经过近20年的努力,管理已实现了流程端到端的打通,以及IT系统的固化,通过向一线授权,“班长的战争”、“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争”的目标基本实现,中央管理平台只保留战略洞察、规则制定、关键干部使用、监督等四项职能。
但是,有序的管理体系会导致组织过于稳定形成板结,如果缺乏外部的能量输入,不仅不能实现结构的耗散,还会逐步走向“熵死”。
因此,对于华为,特别对于深谙管理的任正非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治中求乱”,“旁敲侧击”,稍加回忆,我们还能想起去年两件事:任正非怒斥财经团队,逼迫财经团队做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业务服务,一切为了胜利”的反思和行动;另一件事是心声帖子《华为供应链作风每况愈下》曝光供应链的不良工作作风,供应链不敢怠慢,提出了“简单、务实、贴近现场,扎扎实实服务一线”的承诺。
而这一次,话语不过百字的两个文件,在向基层员工发出呐喊:“你们要勇敢地面对管理干部,公司会给你们撑腰”。
这两个文件是投向中层管理干部的两枚核弹,从此以后,中层除了要面对公司层面的威逼以外,还将面临基层员工的碾压。
梁山广、孔令贤,使命已达!
延伸阅读:
《新西兰移民路(一)》
2015-10-7
一直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现在是2015年10月7号凌晨,也是国庆的最后一天了,再不写,恐怕再难找到合适的日子。至少开个头吧,万事开头难。
以前我确实说过要移民,要出去怎么怎么着,跟媳妇也偶尔提起过,特别看到网络中有些牛人人肉翻墙时,自己更是跃跃欲试。但,说归说,我从未做过准备,也从未想过到国外生活的细节。因为我觉得移民离我太远太远,会随着时间流逝,年龄逐渐增长,结了婚,生了孩子,成家立业了,这个梦想会逐渐磨灭。
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OpenStackIRC上跟一个朋友闲聊,上次见他是在去年的OpenStack巴黎峰会上,当时我已经知道他要去国外一家做公有云的公司。在OpenStack的圈子,我所知道的利用自己在OpenStack的技术积累而完成人肉翻墙的,他是其中之一,也让我颇为羡慕。毕竟自己算是玩OpenStack比较早的人,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关键是我也不会别的),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几句玩笑话之后,他突然抛出一个工作机会,让我措手不及,看了JD,感觉自己能胜任,机会摆在面前了,姑且一试,顺道也评估一下自己的英文能力.
说实话,以当时我在华为的情况,对那个公司的招聘目标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毕竟他们只是招聘基层软件工程师(国外公司其实也没几个层级,在华为,我算是第六层吧,属于没有任命的基层主管……),而我自己的技术,对OpenStack细节的把握,已经没有一年前那么自信了。这反而是我想试一试的原因。自己在华为这个位置上做的时间长了,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慢慢的就没有了“奋斗”精神,而逐渐变成了琢磨如何争取更多的资源、如何揣摩领导们的心思、如何配合公司的战略、如何制定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如何在做团队排序的同时能够让团队里每一个兄弟姐妹都能感到公平等等,自己在技术花的时间在逐渐变少,而写PPT、开会以及团队琐事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知道,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公司都存在,美其名曰:团队贡献者,这是一个程序员向上走的唯一途径,至少在华为是这样。
大环境下,我又有些特殊。去年,我被公司破格升级,岗位直接从技术14级跳到技术17级,从跟几位领导们交谈之后得知,我在公司后续应该就是走技术专家路线,于是我也断了走管理路线的心思。其实很多人想当官,觉得当官之后工作就轻松了,底下兄弟们没日没夜加班,主管需要做的就是隔三差五带大家好吃好喝一顿,谁表现好了公开表扬一下,诸如此类。而实际上,作为管理者,要操的心其实很多,特别是华为的管理者,除了要懂得排兵布阵,懂得做事的轻重缓急,懂得制定业务目标,要有救火能力,同时还要居安思危,迎合上头的领导们,要做出成绩,这样才能有继续上升的机会。毕竟人往高处走嘛。我也有幸跟几位领导们接触过,感受过他们在工作上的“狼性”,我心里知道,那种生活状态不是我想要的。其实,我并不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因为那种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基本上就是“一将终成万骨枯”。
好吧,老老实实钻研技术吧,但自己的岗位工作性质又给不了我研究技术的保障。基层主管这个职位在华为很特别,既要做管理,又要懂技术,是“带兵打仗”的人,更是公司政策执行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但客观原因决定了基层主管做的时间长了,技术敏感度就会严重下降,在团队管理、业务扯皮,以及无休止的会议中,已经丧失了静心做技术的心,其实我已经感觉自己有这种趋势,虽然我争取到了OpenStack社区一个非主流项目的core member,客观上只是延缓这个时间而已。同时,看看那些所谓的“技术专家”和“架构师”,又让我觉得这条路有些自欺欺人。平时大家开玩笑,在架构师的眼中,没有搞不定的方案,两个框,一条箭头,不就搞定了么?!很多专家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平时多读些材料,找个开发人员给他讲讲技术细节,他来做归纳整理,提升高度,然后广而告之,这就是技术专家或架构师的价值。但话说回来,在一个大公司中,还真得有这些人存在。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太傻太天真”,缺乏大局观,缺乏沟通技巧,缺乏技术高度,缺乏斗争经验,刚开始只会老老实实做技术,修改问题,实现需求。有的人就这样默默干了一辈子,而有的人,慢慢开窍了,于是逐渐成长为“技术专家”。
所以,我迷茫了,竟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是的,进入公司4年半的时间,我目前的级别比同时进入公司的一批人都要高,公司也给了我丰厚的物质激励,我带的团队中有8名OpenStack社区正式项目的core member,我才29岁。在任何一个外人眼里,我应该是无比满足,继续努力奋斗才对。但我想,我才29岁,我经历的东西其实不足以支撑公司给我的级别和地位,云计算需要那么多知识,我甚至想不到我精通什么;我的英语很烂,听着别人跟老外滔滔不绝时,自己只能暗暗羡慕和着急;虽然说是做基层管理,但管理方面的知识又不成系统。如果我就是以目前这个状态继续待在华为,我以后的路,无非就是“混”而已,可能我能够混的很好,但我心里不踏实。而且,华为的工作状态,也不太适合我这种喜欢自由、希望利用工作之余有点个人爱好(健健身、弹吉他、打打球、游游泳)、在家人需要我时能够立刻出现在家人身边的人。妈妈、奶奶相继离我而去,让我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身边值得爱的人,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跟生活更好的平衡。这些东西,在华为,永远只能是奢望。
既然早晚要离开,不如趁年轻出去多走走看看,给自己多些选择。在跟一个朋友的电话中,他说:“我很羡慕你,你才29,你看看我,都快40了。谁不想出去看看,试着在国外生活生活。但你知道,40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么,经不起折腾了……”,一番真诚的话让我思绪万千,是啊,我才29岁,哪怕我出去了一事无成,大不了灰头土脸的回来,重头再来。
这就是我决定要离开的心路历程,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对于华为,感情很复杂,总之,我要感谢华为给我的一切。有些事情说太多就矫情了,不如留在记忆里,在未来的日子中,慢慢品味。
《再见,华为》
2015-11-17
致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世界辣么大,终于轮到我出去走走看看了。
原本以为自己能在华为待个十年八年的,但还是经不住五年之痒,提前下车,因为剩下的路,我想自己走。这几年,坐在高速豪华列车上,跑得太快,适应了惯性,窗外的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怕下了车之后,外面的世界我突然不认识了,心里很恐慌,于是也学着别人矫情一下,申请惯例,美其名曰: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我离开,并不是因为华为不好,或业务没希望,恰恰相反,是因为华为太好。毕业4年多,公司待我不薄,在公司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大公司应该有的章法,但即便如此,我的人生经历和技术经验仍然不足以支撑公司给我的级别和地位,我走,正是因为自己的胆怯。如果我给不了公司想要的,那么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无异于混日子。所以,急流勇退也好,临阵脱逃也罢,我是带着诚意离开。
按照惯例,大家通常都会在离职时对自己的工作总结一番,我在工作中总结怕了,就不总结了,四年的小打小闹也不知道是让公司亏钱还是挣钱了,说出来怕让明白人笑话,工作经历,还是留在日后慢慢写回忆录吧。
对了,还是要给大家正式道个歉。我这个人的性格和脾气什么样,我媳妇早都告诉我了,死脑筋、愤青、年轻那会儿气盛。在工作期间,也得罪过不少同事,我就不一一点名了。是大家的谦让和大度,让我得以持续的嚣张和膨胀,但你们知道的,那种感觉很爽。无论如何,感谢大家的包容!
今后,我还会以个人名义继续混迹在云计算的圈子,大家相识一场,有需要我帮忙并且我有幸能够帮得上的,尽管开口,我绝不含糊;当然,我需要大家帮忙的,也会死皮赖脸的找大家的。
最后,感谢各位耐着性子,在紧张的交付压力下,读完我的骚情。青山绿水,后会有期,真心希望大家在努力赚钱的同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