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为
学习华为管理经验

华为研发管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

华为考察51

1987年-1995年,华为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员工人数从6人增加到1750人,销售收入从零增长到15亿元,成功地活了下来。

华为创业期的成长主要依赖创始人任正非个人的经验、能力与胆识,管理方面主要是救火式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谈不上多少规范和前瞻性,“活下去”才是唯一重要的目标。

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为了在2000年左右成长为一家国际中型公司,也为了更加有效地与各大跨国巨头进行正面竞争,任正非在1995年底明确提出公司管理要全面与国际接轨。我们未来3—5年的主要任务是国际接轨。在产品研究系统上,在市场营销上,在生产工艺装备及管理上,在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管理上,全面与国际接轨。(1995年)对于华为公司为什么要与国际接轨,任正非也进行了明确阐述:历史把我们推到一个不进则退、不进则亡的处境。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向国际著名公司看齐,努力实现全面接轨,否则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1995年)任正非认为,只有研发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才能开发出能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华为才能实现快速追赶,才能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任正非在创业期即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只有通过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在管理水平上向业界最佳看齐,才有可能成为业界最佳。任正非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不是市场拓展能力的竞争、不是产品研发能力的竞争,而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基于这种认识,才有华为公司在第二个发展阶段花费巨资系统引进IBM等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的最佳实践做法,系统提升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华为公司不在第二个发展阶段进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建设,那么会有国际化的华为、全球化的华为吗?华为公司会不会早就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或者只是苟延残喘,艰难地活着?

在1995年年度总结大会上,任正非明确提出华为的研发体系要在7个方面与国际接轨。

① 要建立一个产品战略发展研究体系,产品中央系统规划与集成研究系统、中间试验系统互相平行的,符合大公司战略的三大研究体系。

② 要按不低于销售额10%比例投入研发:公司要保证按销售额10%拨付研究经费,而且在年成好时还要加大这种拨付。坚定不移发展十年,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体系。

③ 产品战略研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要高瞻远瞩,脚踏实地。要在基础研究上,公共资源的研究与管理上,人才的战略培养上,博导、硕导的支助预研上,在对有创意尚不成熟的半成品研究成果的收购上,先进的产品技术的引进上,进行大胆而精密的系统工程研究。要造就和培养一批优秀分子,要培养一批目光远大、思想敏锐、没有失败的压力和包袱,有着充足的资金“浪费”,不干绝对有把握成功的项目,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的一代“科学疯子”“技术怪人”,把华为从技术创造引上思想创造。

④ 中央产品研究系统,要集中精力在确定的近期目标上组织会战。要加快加大分层结构建设、目标考核管理,要用08机均匀分担话务负荷、内存映射等技术借鉴,来建设自己的科研组织,机器能做到的,人也一定可以做到。只有分层管理软件的开发,才能加快新品开发的速度和提高软件的质量,要扩大研究骨干的培养,不断地选择和保留研究的种子,不断地输送人才,部分科研人员要随项目一起流动,要培养一批只精通很窄一段技术的专家。只要合理地安排分布这类专家,整个公司就是有很高振幅的宽频带。我们只要拥有这批学术带头人,我们冲击的力量会有多强!你们的目标,要瞄准爱立信,要在产品的水平,研究的手段、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上,逐步与之靠拢。为了活下去,20世纪末,我们将达到3000~4000名研究人员。中研部永远是会战的战场,永远是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要注意研究他们、爱护他们。要使功臣有归宿,有很好的人才输送和晋升的机会,要使年轻人源源不断地争相拥入。

⑤ 要十分重视新产品、器件及工艺的品质论证和中间试验环节。要把中试部提高到中央研究部的目标和定位来建设,要尽快建立一个装备精良、员工经过全面培训、具有百折不挠的作风、有较高素质与丰富经验的优秀专家组成的大型试验中心。要通过不断的品质论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长年累月地开展容差设计试验和改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工程指标,通过不断地进行器件和工艺实验,缩短产品进入商品化的周期,抢占市场先机。我们在进行产品中试的同时,连同它生产必需使用的专用设备的研制一同中试完成。“解放开发,指导生产,支援市场”是中试部的最好描述。

⑥ 中央研究部与中试部的分工与人员选拔。我们将开放科研,将产品优化的一部分内容,转入中试进行,并跟踪。中央研究部将大量使用窄带专家,他们大量起用年轻人,大胆地创造性地、敏锐地在参数设计上突破,中试部大量容纳的是宽带专家,有极丰富的知识、极广泛的经验,有一把什么产品都能试验的大筛子,帮助年轻不足的产品走向商品化。他们大量起用的是老一些的年轻人。中试产品,不要中试人,它将担负起向中央研究部、市场部、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输送骨干的使命,它将是继“西乡军校”之后,成为华为的将校学院。

⑦ 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作为一个直接和国外著名厂商竞争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在奋力发展各种尖端科技之时,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1995年)这次讲话可以看出任正非远大的理想和战略眼光。华为将自己定位为直接与国外著名厂商竞争的高科技公司,将追赶目标直接定位为爱立信,在研发人员几百人的时候即在为5年之后研发人员达到3000~4000人做管理准备(华为2000年时研发人员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将近8000人,公司总人数超过16000人,5年人员规模增长了将近10倍)。通过后续阶段华为研发与创新管理做法的介绍,大家将会看到,任正非此次讲话奠定了华为研发与创新管理的思想基础,此次讲话精神直接指引了后续10年以上的华为研发与创新实践。比如华为一直坚持每年拨付超过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华为一直坚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等。

参观华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参观华为 » 华为研发管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

参观华为

学习华为的文化与管理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