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闭幕。在今年两会中,从政府的工作报告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提议,关于“质量”的表述不绝于耳。“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而对于企业来说,关注这一问题也至关重要。
· 两会声音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在谈到“质量提升”的相关问题时,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央强调质量第一、下最大气力、主攻方向、中心任务,确实是无以复加……希望大家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抓质量提升,把质量提升行动开展起来,成为全国的统一行动。”他还提到,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不仅要有国际国内先进质量管理办法,还要把质量管理体系都建立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徐金记表示:“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有意设置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加紧对‘中国制造’的技术围堵,运用各类技术法规、标准、认证、注册等手段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市场,抑制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严重技术障碍。”面对国际环境,他认为,企业必须提升产品自身质量,加强创新,强化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和应对,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帮助国内相关产业争夺竞争高地。这也是推动国内产品升级发展,优化质量的有效手段。
另一位委员刘平均表示,企业要想拥有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只有掌握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才能走向世界品牌的顶端。“包括一些传统老字号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响应市场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对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问题,徐小平代表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想得到想不到”层面的问题。现在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想法,是否能“做得出”?从这个意义上,其中关键因素就是“质量”。他表示中国制造只有在“提质”上下功夫,创新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还提出,现阶段国内市场的供给端发生了问题,虽然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但是对中高端的需求其实还不能满足。“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我想说一句话,就是国货当自强”。而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苗圩指出,工信部的解决措施包括继续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消费品产品质量稳定提升;支持鼓励企业从过去简单的数量增长朝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转变;另外的举措是营造良好环境,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特别是要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等等。